找到相关内容298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一]

    毁伤,即不作恶,凡是孝顺父母的人,不敢为非作歹,就是戒。师僧即师长,孝顺师长,而修一切善法,即是戒;孝顺三宝,要度众生,不度众生,不称为孝顺三宝,孝顺三宝,广度众生,名之为戒。 孝顺父母,止一切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420687080.html
  • 论西藏寺院神舞“羌姆”的起源

    (注9)为王宣说‘十善法’和‘十八界’许多法门。以此惹起西藏诸大鬼神的嗔恨,而发生了雷击红山宫和洪水冲涮了澎塘宫殿的灾难。意乐恶法的大臣们振振有词地说:‘这是信佛法的报应,必须将印度僧人赶走’。于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987449.html
  • 敬述先师李元松先生的“现代禅”思想

    修习佛法的基础的信念,以及就在日常生活中奠定修学佛法之基础的用意。另外,再从佛教的高度来看,戒学与定学虽然都是共世间的善法,但是佛教在这方面的论述亦足以给社会提供良好的典范。这即是李先生赋予现代禅教团的...

    金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45088591.html
  • 荷泽显宗记溯源

    二十五,〈俱舍论〉二十九)   七珍者,即七菩提分,(一)择法觉支,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也。(二)精进觉支,以勇猛之心离邪行,而行真法也。(三)喜觉支,心得善法,而生欢喜也。(四)轻安觉支,于止观及法界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1.html
  • 濒死体验的佛理分析

    寿终时,身遭苦患,沈顿牀褥,众苦触身,彼心忆念先修善法,身善行、口意善行成就,当于尔时,攀缘善法。”   18身处天宇   前述之史蒂夫教授重历一生后,忽觉身处宇宙中央,自由漂浮,周围星云灿烂,多维...

    吕云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3288958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(1)

    究竟清净,空无烦恼。   若见满钵,当愿众生,具足盛满,一切善法。   法力不思议,慈悲无障碍,七粒遍十方,普施周沙界。   唵度利益莎诃。 三遍   ◎侍者送食   汝等鬼神众,我今施汝供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289257.html
  • 人间佛教,薪火相传

    对待那个事缘的智慧之中——让自己在该一事缘中的思想、言论与行为是符合缘起正法的,让自己纯净而不挟杂染污心地帮助众生。在这个情况之下,自然慢慢地培养出了非常强大的,“利他”善法的串习力。   我相信声闻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189873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2)

    律仪戒之外,有‘饶益有情戒’及‘摄善法戒’,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有利的,或为善法,戒条上所没有的。不能说,没有,我们就不要做,那就错了。戒本中虽然没有,于众生有利就要做,可见戒律是活活泼泼的,不是死呆板的。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6.html
  • 仁寿舍利的“感应”分析

    确切来说,感的主体是众生的根机,这种根机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一时一地的特定状态。若是注重众生根机的特定状态,竺道生提出“感应有缘,或因生苦处,共于悲愍;或因爱欲,共于结缚;或因善法,还于开道,故有心而应...

    李四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292052.html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(三)名誉及利养,愚人所爱乐,能损害善法,如剑斩人头。(有部律)   《百喻经》中有一则故事,昔有愚人,往大池所,见水底影有真金像,以为真金,即入水底掘泥求觅,疲极不得。为什么不得呢,因为他看到的是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